CBA兩大變化曝光!不僅外援注冊人次設限,楊瀚森條款也正式出爐!
根據多位國內體育媒體人的爆料,CBA聯賽2025-26賽季將有兩個方面的巨大變化。一是主動修復了外援注冊人次的bug;二是取消了必須年滿18周歲才能參加CBA聯賽的硬性條件。
先來說說,CBA聯賽管理層不再像上賽季那樣,任由財大氣粗的球隊不斷試訓和更換外援,而是明確規定,每支球隊賽季初的外援注冊人數,將直接和賽季中更換外援的次數掛鉤,到底有什么好處。
由于上賽季CBA沒有對每支球隊的外援引進次數設置限制,所以資本雄厚的球隊換外援就跟換衣服一樣容易,這對于小成本經營的俱樂部來說,多少有些不太公平,這是其一。
其二,頻繁更換外援,對CBA品牌形象的影響也比較大。因為你不斷換外援,給人的感覺是這個聯賽不穩定,很隨便,就像自家的韭菜園子一樣可以隨便進出。
數據統計顯示,上賽季CBA聯賽20支球隊一共注冊過131名外援,平均每支球隊6.6次。其中,山西隊和隊史首次晉級季后賽的南京同曦隊注冊的外援人數最多,前前后后都簽約了11名外援,就連排名第六的廣東宏遠隊也先后簽了8名外援,但是注冊了9次,因為貝茲利是裁掉了一段時間后又重新注冊回來。四強遼籃則也總共注冊過8名外援,主要是大外援選得不好,所以一直更換。而注冊外援最少的球隊是北控隊,他們從始至終只注冊了3名外援,沒有換過。
那么CBA聯賽對新賽季外援注冊人次進行限定,這對于各家俱樂部的總經理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。因為可供你試錯的機會變少了,所以考驗的是大家選外援的眼光。要是你選不到好外援,那成績就沒法保證了。因為最有只有8次換外援的機會,用完就沒有了。所以各個俱樂部的老總可都要擦亮眼睛了,否則在從上賽季開始,就已經變成外援主導比賽的CBA聯賽,一支球隊若是沒有至少兩到三名能攻善守的全能外援,那就別提爭冠了,四強恐怕都進不去。
接著聊“楊瀚森”條款是怎么回事?
因為過去多年CBA明文規定,未成年的球員是絕對不允許打CBA聯賽,所以導致像楊瀚森這樣的天賦異稟的球員也必須等到年滿18周歲才能登上CBA舞臺,算是對天才型球員的一種埋沒。因為以楊瀚森的身體天賦和超高的籃球智商,他早就具備打CBA聯賽的實力,但是由于不符合要求,所以只能打青年聯賽,是不利于個人進步的。
新規則是未滿18歲沒關系,只要你代表國青男籃征戰過U17等級別的世界杯比賽的球員,原則上就可以出現在接下來的2025-26賽季的CBA聯賽的賽場上。那么也就是說,只要你的天賦足夠出眾,甚至只有15歲、16歲就有可能出現在某支CBA球隊的注冊名單里。比如說你15歲那年就代表U17男籃參加了世界大賽,緊接著就可以在CBA聯賽完成注冊。
最后來說說個人觀點,我對于CBA聯賽放寬年齡限制持支持態度,因為你不能因為差生拖后腿而連累尖子生,這樣很不公平。大家說是不是呢?
上一篇:CBA新季兩大變化:增未滿18歲“楊瀚森”條款 更換外援最多8次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