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0日晚,中國女籃在亞洲杯季軍爭奪戰中以101:66大勝韓國隊,以一場35分的大勝結束了2025女籃亞洲杯征程,王思雨替補出戰僅16分鐘便高效拿下19分7籃板7助攻的全能數據,榮膺單場MVP!當銅牌掛上脖頸的時刻,這位即將年滿30歲的核心后衛仰面痛哭的畫面,比任何言語都更能表達中國女籃的集體情緒,這場勝利難掩中國女籃在半決賽中爆冷負于日本的遺憾,也無法平息球迷對主帥宮魯鳴排兵布陣的質疑浪潮
在季軍爭奪戰中,中國女籃打出了氣勢如虹的開局,首節比賽,內外開花的中國隊迅速取得13:2的領先優勢,首節結束時,比分已拉開至31:14,次節比賽,羅欣棫、王思雨等隊員持續發力,半場結束時中國隊以58:29領先29分;下半場,韓國隊雖試圖反擊,但中國女籃憑借張子宇的內線統治力和王思雨的組織串聯,始終掌控比賽節奏,最終比分定格在101:66,中國女籃以一場35分的大勝奪得季軍
技術統計彰顯了中國的全面壓制:籃板球47:28占據絕對優勢,三分命中率42.1%碾壓對手的27.3%,五人得分上雙的表現本該帶來歡呼,但賽場氣氛卻充滿壓抑;頒獎儀式上,姑娘們眼眶泛紅,淚水在國歌聲中悄然滑落,“沒能幫助國家隊登上最高領獎臺,作為一名老將,我覺得這是我的失職。”黃思靜的話語道出了全隊的不甘,這場大勝對志在衛冕的中國隊而言,更像是尊嚴的挽回而非勝利的慶祝
季軍的苦澀滋味,源自三天前那場震驚籃壇的失利,7月17日的半決賽,中國女籃以81:90不敵日本隊,衛冕之路戛然而止,那場關鍵戰役暴露了中國隊的致命軟肋,日本隊三分球34投16中,命中率高達47.1%,而中國隊23投僅6中,命中率26%,僅三分球一項,日本隊就比中國隊多出30分,日本19歲后衛田中心用精準的外線投射撕破中國防線,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
更令人憂心的是,中國女籃坐擁張子宇(2.26米)和韓旭(2.11米)的“雙塔”優勢,卻未能有效轉化為勝勢,日本隊采用“小快靈”打法,通過快速傳導球調動中國高大隊員移動,制造大量外線空位;“4防5根本防不來。”一位資深籃球評論員痛心指出,“日本隊5個人都在外線傳來傳去,純消耗我們體力”,這場失利不僅終結了中國的衛冕希望,更引發了對主帥宮魯鳴戰術體系的深度質疑
68歲的宮魯鳴曾是中國籃球的功勛人物,2024年巴黎奧運會小組出局后,他臨危受命接替鄭薇執掌女籃教鞭,目標直指2028洛杉磯奧運會,然而此次亞洲杯的挫折,讓這位老帥陷入執教生涯的嚴峻危機;球迷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大關鍵決策,首當其沖的是舍棄明星前鋒李夢,這位2023年亞洲杯冠軍功臣、年度亞洲最佳女籃球員被排除在本屆陣容之外,李夢在社交平臺表態“隨時聽候國家隊召喚”的發言,更讓這一決定顯得撲朔迷離
其次是戰術安排的僵化問題,面對日本隊的快速攻防轉換,宮魯鳴未能及時調整防守策略,特別是半決賽末節關鍵時刻,張子宇被棄用六分鐘,使中國隊失去內線優勢;賽后新聞發布會上,宮魯鳴將此次亞洲杯定義為“備戰2028奧運會的小考”,并給球隊打出“及格分”,這一評價引發輿論嘩然,球迷直言:“沒進決賽何來及格?戰術被碾壓,臨場應變不足,不改變奧運難有希望”
當聚光燈照向王思雨,這位老將的亞洲杯之旅更顯悲情色彩,盡管在季軍戰中光芒四射,但整個賽事期間她卻被降為替補,場均出場時間嚴重受限,數據對比揭示了令人費解的用人策略:首發的李緣五場比賽僅得8分,其中三場得分為零;而王思雨在季軍戰16分鐘內便貢獻19+7+7的全能數據,尤其在關鍵的對日戰役中,王思雨正負值+2,是少數能有效串聯內線的后衛
頒獎儀式上王思雨的仰面痛哭,成為本屆亞洲杯最令人心碎的畫面,更耐人尋味的是她賽后的表態:“我稱之為last dance,最后一舞!”
這句向女籃名宿隋菲菲的告別,暗示著這位功勛后衛可能就此退出國家隊;“中國女籃歷史上最好的控衛之一。”資深觀察者如此評價王思雨,“能突能投能傳,卻在當打之年被邊緣化”,她的潛在離去,不僅是個人的選擇,更是中國女籃人才困境的縮影
中國女籃的亞洲杯征程雖然落幕,但引發的思考才剛剛開始,球隊結構性問題凸顯,后衛線薄弱、內外線銜接不暢、應對快攻能力不足,宮魯鳴在賽后坦言:“會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,改變訓練方法和手段,提高全隊凝聚力”;年輕中鋒張子宇的表現成為少數亮點,18歲的她首次出戰成年國家隊大賽,場均14分鐘貢獻15.6分5.6籃板,宮魯鳴也承認她需要“增加活動范圍,提升進攻手段和傳球能力”,這將是未來三年備戰奧運的關鍵課題
距離2028洛杉磯奧運會還有三年,中國女籃站在十字路口,球隊需要解決戰術體系與人員配置的兼容問題,重振團隊士氣,并在后衛線上尋找可靠接班人,否則,坐擁世界級內線組合的中國女籃,恐難在奧運舞臺實現突破
上一篇:大手筆!上海隊引進山西外援悍將,場均25.8分,盧偉坐等布萊德索
下一篇:返回列表